时间:2022-06-01 来源:本站作者:超级管理员
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观点,夏季是养心的好时候。这个时候我们应该通过运
动、饮食、睡眠等方式调适,促进心脏健康,享受万物繁盛的夏季。然而夏季炎热
,人们汗出量大,体液丢失较多,加之冷饮、空调、各类感染等因素,使得人们血
压波动较大,心脏负荷较重,容易出现心血管意外,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心梗。
典型的心梗发作会出现:心前区压榨性疼痛,口唇青紫,浑身发冷,大汗淋漓
,心里恐惧有濒死感,患者往往会手捂胸口,痛苦倒地而难以言语。
有冠心病病史的人在夏季应该着重预防心梗,然而生活中总有些意外猝不及防
,万一心梗突然发作了我们该怎么办呢?有人说这事简单,打120。第一时间自救
或家人、朋友的救助就非常重要。
第一,家中常备硝酸甘油、消心痛、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品。
第二,万一120没有到,硝酸甘油等急救药也没有,但患者病情危急,该怎么
办?
首先,让患者平卧,注意通风,保持冷静,调整呼吸;接下来可以按压手上的
内关穴。有节奏的强力按压内关穴,能够起到安神镇静,活血止痛的作用,在冠心
病发作的时候往往能发挥神奇的作用。
夏季调理好肠胃对于维护心脏健康很重要。
第一,膳食结构要平衡,保证充足的膳食纤维。
第二,适当运动,适当按摩腹部及小腿。
第三,按时作息,不要熬夜,也不要过度睡懒觉。
第四,必要时可以补充益生菌,足量的酸奶有时也很管用。
夏季时预防腹泻也很重要。要注意饮食卫生,必要时使用抗生素。另外,艾
灸神阙、天枢、足三里、阳陵泉等穴位有助于调理肠胃。
中医有卯时阳气升的说法,卯时指的就是早上5点-7点。简单来说,中医的阳
气就是人的原动力,是人生长壮老矣的决定因素。人的正常生存需要阳气支持,所
谓“得阳者生,失阳者亡”。
为了健康不妨管理好你的作息,睡好子午觉。想要多干活,卯时起就开始干,
午时小寐,子时大睡,自然的享受和努力奋斗两不误。
在《黄帝内经》中记载了一段精彩的对话:“余闻上古之人,春秋皆度百岁,
而动作不衰;今时之人,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,时世异耶?人将失之耶?岐伯对曰
:上古之人,其知道者,法于阴阳,和于术数,食饮有节,起居有常,不妄作劳,
故能形与神俱,而尽终其天年,度百岁乃去。今时之人不然也,以酒为浆,以妄为
常,醉以入房,以欲竭其精,以耗散其真,不知持满,不时御神,务快其心,逆于
生乐,起居无节,故半百而衰也。”
调理心脏的中药简单来分可以分为补虚和祛邪,补虚又需要分清楚气血阴阳,
多数治疗心脏病的中成药往往由多味中药组成,因而能够补虚祛邪,既能够调养心
的气血阴阳,又能活血化瘀或祛湿化痰。不过,复杂的心脏病用药还是应该在医生
指导下辨证选用。
中医认为心不仅主血脉,还主神明,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太过都会伤心。中
医和西医在心病的防治上有异曲同工之妙。调养心性至关重要。
第一,《内经》告诉我们理想的精神情绪应是“以恬愉为务,以自得为功”。
第二,《内经》中主张“恬淡虚无,真气从之,精神内守”。
人应该戒除过多过强的欲望,淡泊名利,知足常乐。现代社会五光十色,充
满了各种欲望。人应该在舍得之间保持平衡,保持中庸。
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是:平衡饮食、 适量运动、 戒烟限酒、
心理健康。这四个方面是身心健康的基石,自然也是心血管健康的基础。民以食为
天,中医认为“五谷为养,五果为助,五畜为益,五菜为充”。
在人的一生中,心脏永远一刻都不停的跳动着。生命在于运动,在于适量运动
。中医是从整体上看待生命的,身体的整体统一性主要是通过经络的联系实现的。
心肾相交关键的阀门在哪里呢?就在我们足底的涌泉穴。除了涌泉穴以外,脚上还
有一个重要的穴位与心脏保护关系密切,这就是被称为“消气穴”的太冲穴。太冲
穴可用于治疗中风、眩晕,也就是脑卒中和高血压,这和心脏就有关系了。